跑腿新聞
小跑腿“跑出”媒體個性和社會責任
“跑腿新聞”是一個新聞服務類欄目,以“幫您辦事情,為您解疑難”為宗旨,從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入手,通過記者的跑腿幫辦,讓讀者個人的投訴和咨詢有回音、有著落,困難與糾紛得以解決,從而幫助黨和政府化解了大量社會矛盾。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芭芡刃侣劇笔敲襟w創新服務民生、傳遞正能量的一項切實舉措。
該欄目3次獲得“江西新聞名專欄”稱號,聲名遠播,影響廣泛。中宣部新聞局《內部通信》(2012年第1期)專門刊發“跑腿新聞”欄目的成功經驗并予以推介;人民日報社出版的《中國媒體品牌前沿報告•2011年卷》和《中國記者》等權威雜志均對“跑腿新聞”的實踐與效應作了聚焦和介紹。
1、將新聞引導與服務功能合二為一 ,是媒體在新時期的一項宣傳創新
所謂“跑腿新聞”,是一種形象的表述,即記者為讀者跑腿辦事情解疑難,并將結果寫成新聞報道刊發。該欄目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創新手法,把新聞工作的引導功能、服務功能結合為一,落在實處。專欄有跑腿維權、跑腿寫真、跑腿縱深、失物招領等內容。它要求記者執行到位,及時反饋。這是一種有行動、重結果的新聞采訪報道形式,時代感強,自身特點鮮明。
“跑腿新聞”唱的是服務大戲,服務對象目標化、形式多樣化、項目精準化,做到大事和小事結合,即涉及到群眾千家萬戶的大事情和日常工作、生活和學習的小事情結合;幫辦和活動互補,除了受理讀者訴求外,主動搞策劃、做活動,讓零散的變集中,使單邊互動變為多方互動;局部和整體兼顧,即由點帶面,使單一的個體受益變為整塊的群體受益。其中,有專門針對讀者反映的集中問題進行聚焦并提出解決思路的跑腿縱深,有緊扣大事熱點推出的專題策劃,還有定期開展的為居民送服務的進社區活動等。特別是年底組織百余家政府職能部門和愛心單位舉辦的年終巨獻大型公益活動,讓近萬余名市民享受到全方位的服務盛宴,現已發展成為報社的讀者節。
2、幫助黨和政府化解大量社會矛盾,在建設和諧社會中發揮獨特作用
只顧修水管留下大坑沒人管,記者協調,市政養護部門填平了大坑;房屋成交后中介遲遲不退押金,記者介入,中介公司當場退回1.5萬元押金;托運行李有一件找不到了,記者聯系機場幫忙找回失蹤的行李……每天,“跑腿新聞”都會幫助讀者處理解決諸多這樣或那樣的實際問題。
“跑腿新聞”把媒體的聯系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橋梁與紐帶作用,進一步拓展、延伸到跑腿服務,把通達社情民意、疏導公眾情緒結合起來,積極主動排解矛盾糾紛,消彌燃點,化解難點。每年為群眾跑腿辦事、調解糾紛3000余件,幫助黨和政府化解了大量的社會矛盾糾紛,成為察民情、聽民聲、體民意的一扇窗口。
2012年4月,南昌永叔路84號多戶居民反映下水道堵塞,衛生間糞便污水外溢、臭氣熏天,嚴重影響居住環境。居民們苦不堪言,怨聲載道。跑腿記者深入現場協調,促使有關部門采取措施處理,用吸糞車吸出裝滿12大汽車的“糞泥”,很快解決了這個困擾居民的棘手問題,消除了怨言。還有像拖欠工資問題,是目前一個比較突出的矛盾,影響社會穩定!芭芡刃侣劇泵恐苈撓祫趧颖O察部門處理這方面的訴求都有二三起,為眾多務工者“討回”自己的所得,將可能激化的矛盾化解掉了。
“跑腿新聞”在維護穩定,促進社會和諧建設方面發揮著積極而獨特的作用。有專家形象地比喻為“起到了‘哨兵’、‘連心橋’和‘減震器’的作用”。
3、貼身基層服務群眾同時鍛煉記者,是自覺堅持“走轉改”的結果
“跑腿新聞”使記者身在基層成為一種常態,接觸群眾成為一種本能,是信息日報新聞工作者長期堅持“走、轉、改”的實踐結果!芭芡取庇浾呙刻齑┧笥谧x者之間,經常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為了讀者的一個訴求,“跑腿”記者不辭辛苦,往往要跑上一兩天甚至更長的時間,走訪幾個部門才能最終解決問題。 2012年6月,家住南昌市銀色星座小區的萬先生向跑腿新聞反映,其所在的還建房小區不知道歸哪個社區管,老婆要生孩子了,準生證卻不知在哪里辦,在4個單位跑了多趟也沒辦成。接到求助后,跑腿記者冒著高溫炎熱多方奔走,歷時半個月,先后走訪了相關的社區、派出所、區政府和公安分局等6個部門,不僅幫助該讀者辦到了準生證,而且促使有關部門最終解決了銀色星座小區這一困擾百余戶人家長達8年的戶籍歸屬問題。
“跑腿新聞”看似簡單,而對記者的塑造和磨練是全方位的。受理讀者的一個問題,記者在這“跑”與“辦”的過程中,更能切身地體會到什么是“群眾利益無小事”,同時,記者的責任感和事業心、處理解決問題及社會交往能力等均得到了增強。許多有過“跑腿新聞”歷練的記者,目前都成為了報社的業務骨干。
4、堅持6年解決問題1.8萬多次,品牌效應深入人心廣受贊譽
“跑腿新聞好,好就好在:把平民百姓的事當做‘自己’的事來跑;好就好在:把平民百姓的事當‘大’事來跑;好就好在:把平民百姓的事當‘急’事來跑”。這是讀者在來信中的評價。創辦6年多來,“跑腿新聞”已累計為廣大讀者解決實際問題、解答各類咨詢達1.8萬多次,贏得群眾的高度信賴。很多受益的讀者說,有些事向有關部門反映幾次、十幾次都沒能解決,而跑腿記者一出動就搞定了,真是了不起!
江西省委宣傳部領導多次盛贊信息日報這種“堅持為人民群眾跑腿的精神”,是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的體現,是江西新聞界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宣傳創新,真正做到了“導向正確、開拓創新、影響廣泛、效果明顯”。專家學者評價“跑腿新聞”:“‘跑’出了媒體的鮮明個性,‘跑’出了媒體的社會責任! “顯示出信息日報以人為本,尊重人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應有權益的價值取向”。
“跑腿新聞”的品牌效應深入人心,在江西新聞界已成為一道亮麗風景。如今只要一提起“跑腿新聞”,無人不曉。中宣部新聞局《內部通信》點評“跑腿新聞”說:“很多讀者把‘跑腿新聞’視為‘貼心小棉襖’,一遇到麻煩事、疑難事、不平事,首先就是想到信息日報,想到‘跑腿新聞’的跑腿記者,有難就找跑腿記者解決,已成為眾多市民的一種習慣!